2007-05-18

類立克次體物感染症

吳郭魚常見的疾病-類立克次體物感染症 2001-05-22
  1992年,臺灣地區的養殖吳郭魚發生一種病程緩慢的進行性疾病,疫情由北到南甚至花東地區皆有發生,造成養殖戶重大損失,經診斷為吳郭魚的類立克次體物感染的敗血症,引起吳郭魚的高發病率、高死亡率,爾後每年皆有病害發生的報告,造成業者極大的困擾。
● 病因:
  立克次體(rickettsia)屬於細菌,為一種絕對細胞內寄生菌,形狀多形性,類似短桿菌或球菌,一般需要節肢動物等病媒來攜帶,經由吸食血液而感染哺乳類動物,如人類的恙蟲病或犬的艾利希體病等。魚類的立克次體病原類似於哺乳類的立克次體,故稱其為類立克次體物(rickettsia-like organisms),於1989年智利養殖銀鮭(coho salmon)曾發生不明病原感染而大量死亡,後確定為立克次體且病菌感染,稱此病為鮭立克次體敗血病(Salmonid Ricketlsial Septicaema),病原命名為鮭食魚立克次體(Pisciriokettia Salmonis)。
  臺灣發生的吳郭魚感染病例,目前也可確定為類立克次體物所引起,可感染許多種吳郭魚,由小魚到成魚皆會感染,病程數十天,甚至長達2~4個月,累積死亡率可達20~40%。吳郭魚類立克次體物的傳染不需媒介昆蟲,可能經由排池物等直接傳染,但魚蝨等吸血性寄生蟲可能為自然界的傳染媒介,發病機制等尚不清楚,但營養的缺陷,緊迫傷害等可能會誘發疾病發生。
● 症狀:
  1.為慢性進行性病程,感染初期無明顯症狀,於中後期病魚才出現症狀,故常可發現池塘中有部份病魚,而其他魚隻則食慾行為等皆正常。
  2.病魚食慾喪失、體色變黑、行動遲緩、常離群於水面或池邊蹣跚游動。
  3.鰓部蒼白或潮紅,腹部略腫脹,鰭片容易脫落,體表皮膚或有出血潰爛。
  4.每日可能死亡20~30尾不等,持續數十天或更久。
  5.解剖病魚時,可觀察到脾臟腫大,密發許多2~3mm黃白色結節(照片1),肝、腎、生殖腺等實質臟器也可見許多散生的小結節(照片2)。
● 診斷:
  1.觀察症狀,病程緩慢為特徵。
  2.解剖病魚,主要病變為脾臟腫大及結節病變。
  3.組織病理切片檢查,可觀察到血管炎、血栓、慢性炎症反應及壞死等病變,並可在細胞的胞質或空泡內觀察到類立可次體物病原。
  4.血液或臟器抹片檢查,經染色後可單核球之細胞質內觀察到0.5~1.0μm大小之藍色團塊物。
● 治療:
  尚無明確根治方法,重症感染魚隻治療困難,只能淘汰銷燬,其他魚隻可參照其他哺乳類動物的治療方法,口服四環素類或氯黴素等嘗試控制,但停藥後很可能再發生。   目前可建議使用的藥物主要為羥四環素(Oxytetracycline),劑量約為50mg/kg/day,口服投藥1週以上,停藥期則為10天以上。
  若疫情一再發生無法控制,或許可考慮長期給予低劑量的四環素,嘗試控制病害的發生,但是否會有藥物的副作用、抗藥性的問題或其他不良影響,尚需進一步的觀察檢討。
● 預防:
  1.病死魚隻需加以掩埋或焚燬,不要任意拋棄,以免病原散播擴大。
  2.種魚避免與病魚接觸並定期檢查有無病原感染。
  3.購買無病原污染的種苗。
  4.良好的飼養管理,減少不良水質環境或其他管理缺陷造成緊迫,誘發疾病發生。
  5.魚蝨等吸血性外寄生蟲可能會成為媒介攜帶病原,需特別注意防治。
  6.疫區於流行季節需特別注意觀察魚隻症狀,及早發現疾病及早處理,以減少損失。

沒有留言: